新闻动态
高校瑜伽教师深耕专业备课 科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
发布时间:2025-05-09 访问量:

2025年4月22日,为响应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,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水平,燕山大学体育学院瑜伽教师团队以“专业化、科学化、个性化”为目标,创新备课模式,融合运动生理学、解剖学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,构建“理论+实践”两位一体的教学体系,助力学生实现身心全面发展。

多学科交叉赋能,科学精准施教高校瑜伽教师团队在备课中深度整合运动科学理论,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安全性。课程将哈他瑜伽与流瑜伽结合,依据运动生理学原理设计体式序列,通过“分解、讲解+完整演示”视频课件,帮助学生精准掌握动作要领。课程还引入运动解剖学知识,分析体式对肌肉、关节的作用,如“猫牛式”可增强脊椎柔韧性,“下犬式”能激活背部肌群,避免运动损伤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徐英微、杨敏、刘颖教师实操环节

创新模式,激发学生主动性PBL(问题导向学习)教学法,教师借鉴瑜伽界首例PBL 工作坊经验,将问题驱动融入备课。例如,设计如何通过瑜伽缓解考试焦虑,怎样编排适合宿舍练习的体式序列,徐英微、杨敏、刘颖教师全程参与,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文献、设计方案,并在课堂上分组展示。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,使学习从“被动接受”转为“主动探索”。课程思政融入,教师团队将“感恩、专注、自律”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。例如,在“树式”练习中强调“平衡与坚持”,在“冥想”环节引导学生感受“内心平静”,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徐英微教师指导上课学生

身心双获益,健康成常态“通过瑜伽,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王凡予分享道,我学会了如何与身体对话,压力和焦虑明显减少。”该校调查显示,参与瑜伽课程的学生中,85%认为“学习效率提高”,72%表示“睡眠质量改善”。许多学生将瑜伽融入日常生活,如利用课间进行“老师录制的瑜伽视频”,通过业余时间完成课后练习。

燕山大学体育学院瑜伽教师团队的专业化备课与科学化教学,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健身素养,更助力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“体医融合” 与 “课程思政”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。